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晋江免费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1141章 教育和科举(上)

第1141章 教育和科举(上)

但河南、福建、广东、广西这四个省却都是刚刚才收复,有不少地方连行政机构都没有建全,致于县学、私塾更是十缺八九,因此就是举行科考,也只是长江沿岸的几个省份玩,不具备代表性。因此还是等全国统一之后,再正式举行全国统一的科考。

商毅也同意内阁的意见,不过他想深了一层,就是对科举进行一次革新。

尽管商毅也知道,科举制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但也不打算彻底取消科举制度,因为商毅也找不出一套比科举更好的选拨官员制度。这就好比在另一时空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高考制度口诛笔伐,强烈攻击,但却还是要一年一年的办下去,因为不管怎么骂,谁也拿不出一套比高考更合理的制度出来。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各种规则,制度己经十分完善了,而且也确实是一种相对比较公证的官员选拔制度,直接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因此自宋以降,中国的主流官员基本都是通过科举产生,而且在宋朝的宰相、明朝的内阁大臣、清朝的汉族军机大臣,不仅要是通过科举产生,而且还必须是一甲进士的范围内产生。在明朝中后期,就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在十八世纪的欧州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赞叹不已,因为不论出身,只要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就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这是相当文明的表现。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尽管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在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使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考生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在近代以前,中国的识字率一直高于世界水平,科举制度在其中也发捍了重大作用。因此科举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不好的是科举的形式和內容。

商毅知道在这个时代,科举最大弊端就是形式单一、呆板,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而考试内容则与实际完全脱节,在宋朝的时候,科举的题目还会与时政挂勾,而文章的形式也没有俱体的要求;但到了明朝,科举的题目已经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以內,而且还是以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为标准,不允许有自已的思想,内容也是纯粹的讨论道徳,同时文体必须是以八股文。结果造成了思想僵固。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只能钻迷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里;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另外由于科举只考文章,不考其他,因此除了少数人以外,绝大多数通过科举出来的官员都会发现,自己除了能写一笔好文章之外,对做官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是一窍不通,只能依靠手下的师爷、书案、孔目、衙役等一干吏员来处理政务。而这帮吏员也趁机蒙上欺手,雁过拔毛,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

而清朝代明之后,又把科举几乎原封不动给继承下来,同时对科举的內容管得更严更紧,结果造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全面禁锢,万马齐暗。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喜欢龙啸大明请大家收藏:(www.rrk3d.com)龙啸大明晋江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龙啸大明最新章节 - 龙啸大明全文阅读 - 龙啸大明txt下载 - 木林森444的全部小说 - 龙啸大明 晋江免费小说

猜你喜欢: 我在大宋整挺好红楼名侦探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终宋大唐虎贲宰执天下骑砍三国之御寇乱清来到大唐当地主盛唐风华红楼之挽天倾抗日之铁血智将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大话:从水浒开始修仙步步生莲战国藤原幕府紫色双鹰旗如意小郎君谋定之后动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完本推荐: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汉雄全文阅读红楼名侦探全文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全文阅读重生之我开局就是百岁宗师全文阅读贞观大闲人全文阅读将血全文阅读平凡的明穿日子全文阅读军工霸业全文阅读九龙夺嫡全文阅读云的抗日全文阅读韩四当官全文阅读江山战图全文阅读如意小郎君全文阅读唐砖全文阅读抗战侦察兵全文阅读抗日之铁血战将全文阅读时光之心全文阅读大唐农圣全文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亮剑:从重生周卫国开始隋末:从护国公开始大明接班人亮剑世界团长的弟弟三国:蜀汉最牛二代笑战记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骑马与砍杀2:骑士之心三国刘协之重霸天下海上升明帝春秋群雄传之天威陨落那个植物人的潜唐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穿越三国之我有修改器从亮剑开始成为航空之神明末之佣兵皇帝大明孝宗晋花缘红楼之挽天倾三国酒馆,开局收留李元霸

龙啸大明最新章节手机版 - 龙啸大明全文阅读手机版 - 龙啸大明txt下载手机版 - 木林森444的全部小说 - 龙啸大明 晋江免费小说移动版 - 晋江免费小说手机站